1. 跳轉至内容
  2. 跳轉至主選單
  3. 跳轉到更多DW網站

chi1910 Presseschau

2009年10月19日

周日,本屆法蘭克福書展落下了帷幕。《日報》認為,本屆書展十分平靜,平靜得令人感到乏味。

https://p.dw.com/p/K9kE
圖片來源: DW
《日報》在文章中寫道:"在法蘭克福,我們一點瞭解不到一個正常的、活躍的、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中國。書展展現了兩個極端:一面是官方的中國,另一面是異議人士的觀點。而對有關中國多數人職業和個人生活的題材,連嘗試討論一次的可能都沒有。對犯罪人和受害人之間的決斗,人們知道得很多,但書展忘記了中間的聲音和中間的世界。在這場爭執中,沒有相互接近、沒有和解、沒有辯證法,沒有形成第三方或第四方。

到過北京或上海的人都無法忽視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巨大世界,這個世界遵循並不斷發展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規則,而西方來客通常對此知之甚少。在這個龐大的世界,自信的西方人一下子感到自己很渺小。所以,對中國的冷漠也來自於西方人內心深處的自卑情結。對待這個話題,我們不應譴責,而應作為問題來討論,這樣才能開闢新的通道。

法蘭克福書展再次表明,如果把藝術從屬於'文化交流'或者'為人權而鬥爭',那麼廣義上就等於使它為外交服務,也就會一事無成,各種色彩的觀眾也會對此失去興趣。"

《南德意志報》就法蘭克福書展發表的署名文章也認為,分析當今中國時,不應只看到國內官方壓制和國外異議人士反抗的兩個極端。在這兩者之間,有需要關注的廣闊天地:

"在中國內部,並非沒有批評性的討論。周四的筆會活動結束後,伯爾基金會舉行的研討會上,中國學者在'民主是個好東西'的標題下討論他們的研究成果。例如,經濟歷史學家秦暉就談到了他有關農民困境的作品,談到黨的幹部奪走農民土地,農民被迫進入城市,卻無法獲得在城市戶口。法學家和社會科學家於建嶸的報告探索了動亂和所謂'自發群體事件'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原因。

秦暉和於建嶸是中國大學中國家聘用的科學家,但他們調查報告的聲調既尖銳又明確。秦把沒有集會權的民主稱為'不自由的偽民主',於的報告激烈攻擊肆無忌憚的腐敗幹部,對農民、工人和城市居民的憤怒表示理解。他說,這些人在為自己的'合法權利'而鬥爭。

秦和於二人可以不受阻礙地從事研究,他們前往有關地區,進行採訪,可以發表研究成果。但是,這些成果只能在專業出版物上發表,研究領域之外的人看不到。於建嶸說:'我可以研究一切問題,可以做報告,可以去哈佛大學,但普通的中國人對這些研究一無所知,媒體也不敢談論這些調查研究的話題。"

摘譯:王羊

責編:樂然

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

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